单机游戏

猝死或新生,盘点国内网游厂商“要命”瞬间

2012-04-17 16:31:27来源:逗游网作者:佚名

  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又所谓富贵险中求。在国内网游厂商的发展历史中,我们看到有很多厂商,因为一款游戏的代理和运营而突然的死去;同时,也有很多厂商因为一款游戏的研发和上线,而坐地生金“睡觉都能赚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国内网游厂商从诞生到发展,从辉煌到沉寂,从狂热到成熟,有一些已经被历史风吹雨打去,只剩下“如果”让后来者唏嘘;而有一些则“侥幸”新生,且还需继续在“网游红海”中拼搏。

  差一点新生的,已经成为先烈,差一点猝死的,则还将任重而道远:

  猝死案例一:天人互动 死于无知

  ——如果《魔剑》运营成功

  2001年1月,在得到香港上市公司高阳投资的500万注资后,天人互动北京正式成立。有趣的是,天人互动原本准备呈现给玩家第一款游戏直到现在还没有上市,那就是传说中的《永远的毁灭公爵》。

  200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天人互动曾经风光无限。成立之初,天人互动以代理国外单机版游戏为主业,其代理的《无冬之夜》、《重返德军总部》、《樱花大战》等多款产品在业内异军突起。国际巨头SEGA公司电脑游戏首入中国游戏市场时,曾选定天人互动为其独家代理,并先后引入16款产品。到2002年,天人互动先后代理共引进三十多款游戏,一度傲视业界群雄。

  魔剑

  2003年10月,天人互动按捺不住开始试水网络游戏。在一片“韩流”袭来时,汪华峰却看中了一款欧美网络游戏《魔剑》。正是这款号称系统最为完善、研发逾4年、耗资千万美金的网络游戏巨作,拖垮了天人互动。由于种种原因,在投入巨资运营半年多之后,《魔剑》的同时在线人数也不过5000人。

  2003年7、8月间,天人互动的资金链条开始断裂,天人互动先后进行了两次裁员,而这一年的年底,香港高阳宣布撤资,陷入绝境的天人互动在高层倾巢出动寻求融资未果的情况下,悄然消失在玩家的视野之中。直到12月的某一天,所有玩家都连接不上服务器时,才有人惊奇地发现天人互动的办公地址已然人去楼空——天人互动终于死在网络游戏这把反噬的魔剑下。

  天人互动的倒下可以说是在缺乏资金与经验的情况下贸然进军网络游戏市场的必然结果,而天人互动也必然会为其对网络游戏的无知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猝死案例二:上海奥美 死于傲慢

  ——如果《孔雀王》运营成功

  上海奥美的名气在老一代的单机玩家心中无与伦比。奥美因为在国内代理单机版PC游戏CS(反恐精英)和冰封王座而征服万千国内玩家,孰知这家里程碑式的公司却在2005年走向了终点。1996年奥美的总经理张曙波误打误撞,凭借代理著名游戏厂商CUC的几款游戏成名于国内游戏界,从此开始了7年的代理之路。《CS 1.05》版、《Diablo(暗黑破坏神)》系列、《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系列等游戏几乎垄断了全国95%以上的玩家。

  《孔雀王》50万同时在线人数的成绩也拯救不了奥美的失败

  2002年8月,奥美以70万美元的签约金和“七三分成”的方式与韩国游戏开发商URITEC签订了《孔雀王》的合作协议。12月25日,《孔雀王》在全国六大城市正式公测。而在公测前一两天,URITEC给了奥美一个新版本。仓促中,新版本勉强覆盖了所有的服务器。但此后,掉线、掉密码、游戏卡人等毛病《孔雀王》一应俱全。当时《孔雀王》同时在线人数达到50万,如果按照韩方给出的数据安排根本解决不了这么多人数同时在线的问题。奥美的服务器必须每天更新。从起点走到终点,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是国内正式宣布死亡的第一款网络游戏。

  其实,奥美电子原来还是有机会的,2003年,暴雪为《魔兽世界》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奥美当时是被外界最为看好的一家运营商,而原奥美电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张曙波也曾自信地表示,在内地市场没有人比奥美更了解暴雪。“我们合作多年,对暴雪的游戏达成了一致的认识。”如果把暴雪亚太招标算成十分满分的话,张曙波押上奥美与暴雪长达6年半的合作历史,认为“至少可以为奥美加1分”。

  但是在2003年轰动一时的《魔兽世界》运营权之争中,“自信”的奥美作为暴雪多年来PC游戏的中国代理商,却最终被踢出局。最终的结果却是第九城市横插一脚,并击败了当时风头最旺的盛大,夺得了《魔兽世界》在中国的运营权。而同年,奥美在争夺《MU(奇迹)》时也惜败于九城。后来的奥美网游之路愈走愈下,最终再2005年的《开天》运营失败后,走向了终点。

  猝死案例三:北京盛宣鸣 死于贪婪

  ——如果《大航海时代OL》运营成功

  2006年,自《魔兽世界》引入中国并取得成功后,整个网游业兴起了一股“大片”热,世界级的网游不断被引进运营。于是,《EVE》来了,《激战》也来了,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末《大航海时代OL》,这款拥有15年单机版历史,前后发布了6代作品,全球拥有数千万忠实粉丝的“史诗级”网游,公测仅一天同时在线人数就达到28万,2周内升至40万,让人真正见识到了网游“大片”的魅力。

  《大航海时代OnLine》是日本光荣(KOEI)旗下著名的航海冒险类系列游戏的网络版,在一代游戏发售15年后,光荣公开发布的网络版还未上市便吸引了很多该系列死忠粉丝的目光。而《《大航海OL》》进军中国后引发的代理风波,更是让不少国内玩家对此游戏翘首以盼。

  曾经风光一时的《大航海时代OL》

  就在九城、盛大等几家大网游厂商为《大航海时代OnLine》的国服代理权相互争夺的时候,一家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盛宣鸣”突然在半路杀出,不仅拿下了代理权,还放言要投资三亿人民币对游戏进行宣传,力图打造一款经典网游大作。

  之后的事件发展情况证明了盛宣鸣的“实力”:2006年,在高密度的宣传投入后,《《大航海OL》》被推到了当时业界和玩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位置。还记得06年的ChinaJoy上,盛宣鸣巨大的油轮宣传造型、惊艳的美人鱼ShowGirl都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10月,盛宣鸣再次打响一枪:宣布与IBM合作并且使用当时先进的Blade Center刀片服务器来保证游戏环境的稳定。伴随着宣传的水涨船高,据当时报道称《《大航海OL》》公测第一天便突破20万人同时在线,之后又达到40万人同时在线的峰值,游戏测试相对平稳之后也一直保持在10万人左右在线。

  在宣传阶段,《大航海时代OnLine》在06年几乎登上了中国网游第一的宝座,但是在运营之后,大航海时代曾经吹出的那个大泡泡却轻易的破灭了。

  曾经挚爱着一款游戏的玩家们就这样被抛弃,网游行业则在赚钱的面具上被人划下一道道“圈钱”的痕迹。据当时的一名《《大航海OL》》玩家回忆:无数玩家涌向《《大航海OL》》,其公测高峰时期的在线人数肯定超越了《魔兽世界》的玩家,大航海的粉丝实在是太多了。 从光荣的粉丝,到新生代玩家,都对这款游戏充满了期待。

  但是,几乎所有的玩家都恨透了盛宣鸣无耻的收费,据说当时是30元2400分钟的收费方式,而且玩过《大航海OL》的玩家肯定都知道:这款游戏的极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无边无际的海上,你花了30元钱买了2400分钟的游戏,可能要花到1800分钟在大海上航行,而战斗和买卖时间可能只有600分钟。谁又能忍受整晚整晚的时间都花在盯着屏幕上的船体自然移动?

  从2006年11月16日至2007年8月7日,仅仅200余天的正式运营后,盛宣鸣的一纸公告宣布《大航海时代OnLine》结束运营。《大航海时代OnLine》,一部伤透了玩家心的 “年度期待大作”,盛宣鸣被带上了“圈钱”的“光环”,最后只能在中国网游运营史上留下一声绝响。

  

全文
热门推荐
相关攻略
最新资讯